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8月大批学生变职场新丁 入职第一课说说"江湖事"

2011-08-15 09:49:00    作者:王慧华   来源:钱江晚报  

关键词: 入职 高空断桥 美剧 科室轮转 临床思维
[提要] ”  肖波认为,“首先,我们实行的是单休,而且是轮休,工作时间也更长,忙起来的时候,一个月都没得休息也是可能的。”  头一次看剖腹产,眼前是血糊糊的一片,方晓斌觉得自己挺淡定,也没啥尴尬,认为这是当医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八月,迎来新一轮就职高峰期,大批新毕业的大学生步入职场江湖。校园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地方,职场却只是一个适当展示个性的地方。很多新上岗的大学生念叨着今年热映的《功夫熊猫》经典台词“从来没有意外”、“一切皆有可能”,渴望尽快改变“学生腔”,扮成熟,融入新的环境里。因为,社会,才是人生的最大课堂。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很多人越来越珍惜到手的第一份工作。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前天公布了2011年上海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本科毕业生平均税前薪资达到3914元,8成受访者希望在大城市工作,因为觉得眼界开阔、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对个人发展有利。但职场江湖,和菁菁校园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学生进入职场,不一定就是好员工。因校园和职场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校园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是态度,而公司要的是结果。在学生时代,只要你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教育的去做,你就能够获得各种荣誉,被评价为好学生。即使某次考试失利了,但只要足够努力,老师也会安慰你,耐心地指导你,直到你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公司里不一样,领导要的是结果,要的是“出活儿”:能按时高质量完成的,就是好员工;完不成的,就是需要淘汰的员工。很多学生初入职场时,对这点很不适应。我们曾注意到有些女生上岗后哭着鼻子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单位为什么还要批评我?”在职场里,“我努力了”这种解释是没有用的,只有“我完成了”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如果说学生时代靠的是智商,工作以后更看重情商。要想成为职场达人,更多需要你的人际关系、协调沟通、团队协作能力。有些在学校里所谓的“边缘学生”,到了公司里反而如鱼得水,不仅工作业绩出色,而且深获周围人的好评。这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更懂得为人处世,能够很快融入团队中。

  我们受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事,却很少有课程教我们如何做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尤其与众多的人同时相处,协调平衡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是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最缺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顺利进入职场,而且还决定了他在公司里能走多远,坐到多高的位置。

  本期,我们通过采访4个行业新入行的大学毕业生,听听他们上岗培训的酸甜苦辣,了解当前各行业鲜为人知的“江湖事”。(记者 王慧华)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