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民办教育何时能长大 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

2011-07-08 10:14:0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民办高校 民办教育促进法 北京城市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提要] 2010年10月27日,山西省临汾市首届职业培训学校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在参加计算机操作工项目的角逐。公众认识、资金来源、自主权和办学机制是我国民办教育在转型期需要面对和突破的主要问题。

  2010年10月27日,山西省临汾市首届职业培训学校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在参加计算机操作工项目的角逐。 

谢正军绘

 

  民办教育话题历来引人关注。6月17日,本版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深度报道《政府出手,破解民办教育之“困”》和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撰写的评论《善待民办教育》,在读者中反响热烈。

  实践证明,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也不能缺少政府的监管。特别是在民办教育发展有待规范的今天,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政府更是责无旁贷。围绕这一话题,本版今天刊发相关报道和言论,以期对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编者

  《教育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民办教育,赋予民办教育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以“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为着力点,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

  而民办教育面对的现实是,资金、政策环境遭遇多重困境,不少学生及家长对民办学校抱有较大的偏见和不信任感,负面报道也屡屡见诸各类媒体。民办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办学问题突出

  品牌难以建立

  近日,“多所民办高校证书涉假”事件广为社会所关注,据悉,有21所民办高校涉及虚假“学业证书”。学业证书是一名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最有力的凭证,当假证泛滥和学位证书无法正常发放等事情时常曝光在公众面前之时,大家本能地会对民办教育敬而远之。发放虚假招生信息也是部分民办学校的惯用手法,很多高校实行非学历教育,但为了保证生源,谎称自己为学历教育,或故意混淆二者之间的区别,不少学生因此受骗。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教育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毋庸置疑。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6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达3065万多人,占全国在校学生的10%左右。民办教育办学机制灵活,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教育服务品种,为教育改革探索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但是,民办教育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总体偏低,社会形象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总体而言,民办教育从师资配备到学校管理,从生源质量到教学效果,与公办学校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来自河南的高希萌,现为武汉某知名大学的大三学生,在她的印象中,自己家乡只有成绩不好的同学才会去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让人觉得不大可信。民办学校教师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偏大,引进、培养和留住优秀教师的成本高、难度大,师资偏弱和生源较差共同导致了教学质量整体偏低。

  民办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运营资金除了投资者的资金外,主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这意味着学生需承担高出公立学校许多的费用,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容易让人误认为民办教育投资者“一切向钱看”。民办教育投资者看重利益直接导致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相互诋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使得行业形象大打折扣。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办学校难以树立起品牌形象及良好口碑。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