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 家长或应学点心理学

2011-03-24 15:39:00    作者: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专家称是典型的“心理偏盲”现象 “别人家的孩子”别常挂嘴边 专家表示,如果家长多读点心理学,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心理出现了偏差。在这种心态下,你会发现你认为太过活泼的孩子其实学习主动,好交朋友,好奇心强,你还会念叨“别人家的那个孩子”吗?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公司的员工、别人家的老公就比自家的好?

  专家称是典型的“心理偏盲”现象 “别人家的孩子”别常挂嘴边

吴志立 画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近日,“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在微博、论坛中高频转发成热帖,并引发网友集体创作热潮,“别人体”引发网友集体咆哮。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家罗学荣表示,这是最典型的“心理偏盲”现象。人们喜欢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控制“心理偏盲”带来的负面影响,少拿孩子攀比。

  网络上兴起“别人体”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元钱都觉得奢侈浪费,这就是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随着“别人家的孩子”在网络流行,“别人公司的员工”、“别人家的老公”等被衍生出来,形成了网络“别人体”。

  “心理偏盲心理就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罗学荣教授评价这种“别人体”现象时表示,在这种心态下,公司老板会认为别的公司员工更敬业,妻子会认为别人家的老公更顾家,家长会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别人的成功之路比自己更平坦。

  专家表示,如果家长多读点心理学,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心理出现了偏差。

  家长会上家长竟互相羡慕

  生怕自家的孩子不够优秀,不够出类拔萃,家长的焦虑症也是“别人家孩子”出炉的原因之一。“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攻击自家孩子的短处”成最常见现象。

  “开家长会时,我羡慕别的家长将孩子教育得好,不过竟然也有家长说羡慕我。” 来自湖南一高校的章女士家有7岁的小学一年级男生,活泼好动,让她头疼。没想到的是,这个“缺点”在别的家长眼里,竟然是让他们羡慕的优点。她告诉记者,这种相互“羡慕”让她触动很大。“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色彩,正因为这种差异,这个世界才这么缤纷。活泼的孩子我们嫌他闹,安静的孩子我们嫌他闷,家长有时候也在缘木求鱼。”

  湖南教育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周庆元表示,有些家长喜欢用“别人家孩子”来“激将”,这对有些孩子固然有用,但是频繁使用,也可能“退将”,导致孩子气馁,自信心缺失。

  应该多学一点教育心理学

  心理专家表示,家长学点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孩子大有裨益。

  罗学荣教授举例说:“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当孩子犯了某种错误,家长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个错误重复批评,孩子会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到最后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罗学荣教授指出,如果家长了解这个心理规律,那么批评孩子时就应该遵循“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不要对孩子的某次错误“揪住不放”。

  教育专家周庆元表示,比如罗森塔尔效应、德西效应、霍桑效应、暗示效应、约翰逊效应……这些看似陌生的名词几乎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教育心理,家长们应该多加学习。其实家长们只要遵循一个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体,了解受教育者需求,就不会出现偏差。

  在这种心态下,你会发现你认为太过活泼的孩子其实学习主动,好交朋友,好奇心强,你还会念叨“别人家的那个孩子”吗?

孙海燕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