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北约""华约"被指圈占高考生源 自主招考联盟调查

2010-11-24 09:03:00    作者:   来源:东方网  

据《东方早报》报道,这几天,上海向明中学的高三学生安以静有点犯愁,她突然感觉好像提前在填报高考志愿。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五校去年已经开展自主选拔“联考”测试,今年先是宣布加入浙江大学,随后又宣布加入中国人民大学。

  东方网11月2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这几天,上海向明中学的高三学生安以静有点犯愁,她突然感觉好像提前在填报高考志愿。事实上,这次选择可能决定她以后就读哪所高校。“北约”和“华约”是两个高校联考组织的民间称呼,“北约”里有北京大学领衔的7所著名高校,“华约”里有清华大学领衔的另7所著名大学。而除了这两大联考组织,同济大学等组成的新联盟又即将亮相,被考生暂时称为“同盟”。

  “太乱了!”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名校联考大战,上海部分高中教师、高三考生和家长不约而同地评价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注定要迎来“史上最花眼”的考试。

  这场联考大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昨日发表长篇文章提问:“联考”是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还是增加了负担?“联考”是资源共享的良性互动,还是争抢生源的恶性竞争?

  “北约”“华约”是什么

  “北约”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华约”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有3类,其中一类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2010年全国有76所),“北约”、“华约”模式就属于这一类。这种“自主招生”即通常所说的“5%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北约”“华约”联考模式:

  采用通用测试、高校个性测试、高校面试的模式进行自主选拔;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其中“北约”的考试科目共7门,上午考语数外,下午物理化学,晚上历史和政治,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

  “北约”“华约”出生记

  颇具戏剧性的是,当“北约”宣布成立时,原来名单上的人大转投“华约”,换成了厦大

  安以静和同学最近聊得比较多的话题是“花了眼”——各名校的自主招生政策迟迟不出,但名校联考的消息却几乎“一天一个花样”。

  11月下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七所著名高校发布消息,决定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

  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五校去年已经开展自主选拔“联考”测试,今年先是宣布加入浙江大学,随后又宣布加入中国人民大学。

  民间根据这两大联盟的领头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将它们称为“北约”、“华约”。

  这两大联盟是如何结盟的?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回忆说,2009年5月1日,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的招办主任参加东北育才学校6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时,聊起优秀生源选拔,有了成立联盟的初步想法。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2009年10月,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宣布联手自主招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到2010年1月16日,“华约”首次联考开考,5所大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笔试,考生可选报其中2所大学。虽然考试时间长、强度大,但减少了考生的来回奔波之苦,还是受到了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欢迎。

  受此鼓舞,今年10月23日,浙江大学宣布加入“华约”。

  意识到“华约”在全国高三考生中带来的影响力,今年10月,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北大、北师大、人大、北航、复旦、南开、港大七所名校的招办主任坐在一起商讨。

  颇具戏剧性的是,当时并没有厦门大学代表参加这次“北约”会议,但只过了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当11月21日“北约”宣布成立时,原来名单上的人大突然转投“华约”,厦门大学则出现在“北约”名单上。

孙海燕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