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利益驱使致师生关系变味 博士培养过程被指功利化

2010-10-22 09:00:00    作者:   来源:法制日报  

    日前发布的“国内第一份有关中国博士培养质量的调查报告”——《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称,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甚至有下降趋势”。

  中国现行的博士培养制度是引进的、外在的制度,由于中国的博士生导师手中握有大量的资源和利益,因此,逐步衍化为目前中国的“老板制”。在“项目”的推动下,博士与导师之间终于形成了类似于老板与员工那样的雇佣关系。

  有专家认为,在“老板制”建立之后,作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博士培养过程日趋利益化功利化,甚至成为了学术不端的源头

  “骄傲——拿到通知书的刹那,觉得祖坟都冒青烟了;

  有意思——刚进实验室,面对仪器设备,觉得很新鲜;

  没意思——搞科研也就是这么回事,和以前想的不一样;

  不想上了——身边的朋友忙着升官发财,自己却还在耗着;

  想自杀——家庭、事业、爱情样样不得志,房子、车子、票子要啥没啥,还整天被实验和文章折磨;

  无所谓——痛苦到极致反而不知道该去痛苦了,随便吧;

  毕业了——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突然连为什么要读博都忘了。”

  这篇名为《读博七个阶段》的文章在网上被热炒,不少博士网友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而近期,对博士这一人群的关注,正在不断升级,已经从网上的自嘲、议论,上升到课题组的专项研究,直至国家有关机构的大规模调查。

  日前,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为首的课题组出版了《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紧接着,另一项由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主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任陈洪捷牵头的全国博士生调查结果也终于出炉。

  随着《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这本被称为“国内第一份有关中国博士培养质量的调查报告”的问世,博士工——作为一个新近的热门语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孙海燕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