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教育新闻>热点

部分省份高考体育加分混乱 亟待整顿规范清理

一些省份体育加分项目多达30多类,部分缺乏科学论证——

高考体育加分亟待规范清理

本报记者 于建坤

在今年高考体育加分项目中,一些地方的“三模三电”(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和武术加分项目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质疑。在湖南省娄底市的一所中学,2010年高考通过武术项目获得10分到20分加分的考生竟然占到了全省加分考生的11%,而参加这些加分项目培训的费用高达两万到三万元。

尽管某省去年高考因“三模三电”加分受到社会质疑后加强了清理,但是该省今年“三模三电”加分的比重仍然很大,占到总加分人数的1/2。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项目,如跆拳道、散打、气步枪、气手枪、击剑,甚至蹦床、帆板、皮划艇、陆地冰球等,也被列入加分行列。这些项目平时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能够加分。

体育加分比例如此之高,培训费用如此昂贵,一些加分项目如此之冷僻,引起了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忧虑。“加分越来越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少数学校,再加上高昂的费用,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有‘猫腻儿’。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被排斥,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考公平,使人们对高考加分的作用产生信任危机。”娄底市一位靳姓家长说。

据了解,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有10多种,而各省的加分项目达到近200种。各省的体育加分项目、加分幅度各不相同,享受加分的人数更是相差悬殊。一些省份体育加分项目多达30多类,而有的省份如黑龙江、广西分别只有7类和8类,陕西只有游泳、武术和射击3类。这种不均衡的局面对省内考生和省际考生都是不公平的。

专家认为,体育加分制度是为打破“一考定终身”、在高考招生中实行多元化选拔人才而设计的。以往的事实说明,通过体育加分进入高校的学生在推动本校体育发展,增强学生体质、传播体育文化、活跃校园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获得体育加分的学生进入高校,使学校的生源多样化,增加了办学活力。

高考体育加分之所以引起质疑,主要是因为个别地方加分信息不透明,加分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权力缺少监督,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加分考生公示不够等,给“弄虚作假”提供了条件。一些地方出现的体育加分弄虚作假事件,尤其是大面积弄虚作假的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担忧,使人们对体育加分制度产生信任危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要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切实维护招生公平公正,加强信息公开公示,进一步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


孙海燕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