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教育新闻>热点

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越来越明显

一份有关毕业生的家庭阶层分类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35%农村生未就业比例最高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的一名老师也表示,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学生以及小城镇学生确实占了很高的比例,“应该在70%以上。

  一份有关毕业生的家庭阶层分类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35%农村生未就业比例最高

  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越来越明显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周军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大三汉语言文学学生,这个暑假刚刚和18个队友完成了一份庞大的“杭蚁”(在杭蚁居大学生)调研。调研共发放500份问卷,对象是在杭毕业1至6年的大学生,其中户籍在农村者为54.6%(实践队表示,事实上因城市化改造、将户口迁入大学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等原因,来自农村的比例远高于统计的数据,估计在65到70%之间)。

  无独有偶,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8名大学生,也在暑假发放300份问卷进行了“杭蚁”调研。“我们班37个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绝对在90%以上。这个调研,对我们农村生来说意义很大。”来自湖州安吉农村的2009级数控专业的队长张沁表示。

  虽然调研的是“杭蚁”,但由于“蚁居”中大多为农村生,我们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并请相关专家点评分析,剖析农村生就业难的背后原因。

  [问卷调查]

  高房价成留杭难最大因素

  浙江工业大学调研队成员认为,纠结在“杭蚁”问题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调研的500份问卷发放对象中,研究生学历者为29.77%,大学本科学历者为58.73%,大专高职学历者为9.24%。

  在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学生调研中,有一题为“您认为造成‘杭蚁’现在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有那些?”的多选。

  其中“杭州的高消费、高房价”以60%位列第一(在工大的调研中,消费水平和房价也同样被认为是留杭难的第一障碍)。

  “社会竞争残酷”位列第二,占57.3%。

  认为“社会公平机制欠缺,关系背景取代了公平竞争”,占40%。

  接着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必然结果占32%,高校教育的失败、高校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占29.3%,社会福利保障的缺失占20%,其他4%。

  找对象也成老大难问题

  浙工大“蚁族”调研团队19人,来自农村的同学有10个。做完调研后,4人表示继续留在大城市,6个已经打算在家乡所在地或附近的三线城市发展。

  “工资不高,房价实在太高。”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们,做完调研,多多少少觉得有些危机感。“如果留杭,我以后也可能成为‘蚁族’。”张沁说,班里同学也知道他们调研的状况了,起码有20多个人打算回老家。“本地人求职可以吃住在家里慢慢找,外地人就不一样了,吃住都要钱,父母还指望着自己早日赚钱补贴家里,生活成本实在太高。”

  在这个8人的实践队伍中,有7人来自农村,做完调研,4个人还依然保留着“留杭”的想法,3个有了将来回老家的念头。8名学生当中,1人学机电专业,1人学数控,3人汽车销售专业,2人汽修专业,1人模具专业。


孙海燕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