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教育新闻 >地市动态

山东工商学院肖霞:何谓道德健康

2023

/ 03/1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佳琦 报道

  编者按:健康对每个人都有着普遍的价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以提出,从而将健康中国提升至国家整体层面,成为需要全民族共同建设的美好愿景。健康中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健康的中国人。2020年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意义。对每个人而言,健康都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且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在维护自身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中居于主体地位。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包括道德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深化,不再局限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何谓“道德健康?”

  何谓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的提出,使得这一一直被掩隐着的范畴逐渐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可以说,道德健康的提出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至于什么是道德健康,却又众说纷纭,有必要对道德健康的内涵进行厘定。

  一、道德健康的内涵

  道德健康,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即道德上的健康。对道德的理解是区分道德健康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一般健康的前提。“道”与“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分开使用的。“道”,从字面意义上讲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指做人的准则,与人交往的原则、规范,是人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和法则。“德”,通“得”,即人对“道”的获得。《说文解字》中对“德”的解释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后被引申为德性、美德,如麦金太尔所认为的,一切德性都是“人所获得的品性”。所谓道德,即“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等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罗国杰先生在《伦理学》一书中提出:“道德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道德现象,就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mores是拉丁文mos(即习俗、性格)的复数,古罗马西塞罗根据希腊道德生活的经验,在mores的基础上创造了moralis一词,蕴含着社会风俗和个人的道德品性双重含义。此后英文的morality(道德)沿袭了这一含义。由此可见,不管是中国的“道”与“德”,还是西方的“mores”与“moralis”,从词源上来分析,道德一词的合用,既包含了社会道德规范,也包含了个人道德品质。

  所谓“健”,“刚强,康强”,“强健”。所谓“康”,“安乐;安定。富裕。身体强健”,“安乐,安宁。丰盛。广大”。健、康二字合用,一直被人们用来表达人或其他事物的完好状态。关于健康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维度:一种是仅从生理维度来理解健康,将对“健康”的理解局限于生理领域,认为健康即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就是传统的“无病即健康”。二是从生理、心理维度来理解健康的内涵,认为健康不仅包括客观的生理事实,也包括主观的价值取向。如医学家傅连章对健康的描述就包括了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其中蕴含着生理、心理的健康。三是从生理、心理、道德三个维度来理解健康观,即生理、心理、道德三位一体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和社会之完全良好状态”将对健康的理解突破了生物学的范围,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这说明健康不仅应局限于一个人身心的健康无损,还应兼顾他人和社会方面的因素。虽然这一定义并没有明确提出道德健康的概念,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的统称,人对社会的适应,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仅靠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是难以适应的,还需要道德的参与,需要个体道德上的健康。很多词典对健康的解释就包含了生理、心理、道德三个层面。如《现代汉语词典》释“健康”为“(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今天的健康,已经不仅仅是身体机能上的正常,更包括了心理、道德上的健康,从生物学领域扩展到了心理学、伦理学领域,形成了生理、心理、道德三位一体的全面健康观,也反映了个人所追求的内外和谐的生存图景: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这是健康概念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的躯体健康,到生理、心理、道德三位一体的整体健康观,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认识上的深化,不仅是对健康的整体相关性的认识,也是对人类自身本质认识的深化。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因此对人的健康的评判,就不能仅仅从自然人上去判断,应从社会人上去判断。而在社会人方面,一个人道德上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社会人而言,道德健康才是其健康之根本,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关于道德健康的内涵,学界多有论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通过对道德健康提出具体的标准来界定道德健康。如潘莉认为,道德健康的内涵主要包括清晰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健康的本质是个体自觉地与他人、社会相融合,在思想上、行为上与社会规范相一致,并由此形成公正、诚信等优秀的道德品质;黄俊龙等人认为,道德健康是指不通过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同时又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二是从观念和行为两方面来界定道德健康。何桂宏、刘正荣认为,个体道德健康的内涵包括观念与行为两方面:一方面,内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即对个体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的自觉意识,对规则的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外在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即对行为规则的自觉服从,表征为对规则的遵守和执行。三是从道德健康的目的和对道德本身的要求两方面来界定道德健康。如刘盍松认为,“道德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人必须要讲道德;另一方面,讲道德也应注意讲健康的道德。

  与西方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来使用“道德健康”不同,在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使得我们在“道德健康”的使用上仅限于对个人健康的描述,而非社会、国家的健康,认为道德健康是个人在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实际上,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存在道德健康与否的问题。因此,道德健康的主体不仅应该包括个人,也应该包括社会。所谓道德健康(moral health),即主体道德上的一种积极向上、良好的状态。对个人而言,道德健康是个体道德上的一种积极、良好状态——既具备内在的德性,也能付诸外在的德行,能正确处理个人内部、个人与他人及其所属社会的关系。对社会而言,道德健康是指社会道德生成、发展及作用发挥的良好状态。

  二、个体的道德健康与其他健康的关系

  个体的道德健康是其身心健康基础上的升华,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在个体健康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生命健康的根本,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起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是人的健康即生命质量的最终担保。从道德健康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等相关概念的关系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道德健康的理解,深化对道德健康的认识。

  1.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理健康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功能(机能)的正常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状态”。

  心理健康为道德健康提供了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是道德健康形成的前提。人们道德观念的产生包含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一定的心理影响和制约着道德观念的发生、发展。在心理健康对道德健康的影响中,主体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对道德活动的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一般认识论意义来说,如果主体的自我意识尚没有形成,那么主客体便是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从而也就无所谓自觉地、能动地认识和接受道德规范。这一点已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证明。皮亚杰对儿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之后指出,初生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后来婴儿经过大量的活动才具有了在精神和体力上把握对象和控制对象的能力,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作用,逐渐产生了主体意识;大约在出生后的第18个月前后,儿童才体验到除自身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外部世界,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开始主动地协调自己的活动,协调的结果便产生了主客体的分化。这就是皮亚杰所称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哥白尼革命”。

  道德健康又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首先,道德决定、支配着心理活动的方向。心理活动也需要价值的指导,这种指导,决定着心理活动能否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道德健康对个体进行价值引领,引导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自觉地适应社会。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已为学界所公认。薛晓阳教授指出,健康与伦理不可分割,个体的健康需要道德的保障,纯粹的心理健康不是健康,缺少道德的健康更是严重的疾病。叶一舵教授认为,个人品德以及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在心理健康的评估中也应有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张忠、陈家麟提出,道德健康不仅与心理健康不可分割,而且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没有德性的引领,个体的心理健康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美国学者弗洛姆也将心理健康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讨论,认为“心理健康和神经病的问题与伦理学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每一种神经病都代表着一个道德问题。未能实现整个人格的成熟和完整是人道主义伦理学意义上的缺乏道德。更具体地说,许多神经病是道德问题的表现,神经病症状是未能解决道德冲突的结果”。其次,道德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个体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现代心理卫生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其道德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的心理来源于个体对自身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现实生活也表明,如果个人按照道德的方式活动就能创造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状态,人们就会产生愉悦感,心情舒畅,“身心互资”,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他人也会产生合意感,“人我互惠”,从而有利于他人的心理健康。如果个人按照不道德的方式活动,将造成人、自然、社会整体关系的不和谐,从而导致人的心理疾病的产生。概言之,人的活动的道德性质与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表明:如果说道德的活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的道德原因,那么心理健康则是人的道德活动的结果;如果说实现心理健康是我们的目的,那么道德地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概而言之,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道德健康的功能体现。个体要获得心理健康,就应首先具有道德健康。正因为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近年来道德健康成为国内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2.道德健康与生理健康

  道德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来实现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组织结构(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手、足、口等效应器官,脑——思维决策器官)完整,生理机能正常。现代科学所提供的材料证明,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充满着矛盾斗争的过程,生命活动正常时,机体内部、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着有序稳定和相对平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原有的有序稳定和相对平衡被打破,便会引起功能上或器质上的改变,破坏身体健康,发生疾病。生理健康在个体的健康层次中处于基础地位。健全的生物机体既是个体健康的物质载体,又是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正是凭借生物机体,人才能从事心理活动、道德活动。尤其是人脑,人脑能够接受、加工来自外界的信息,控制、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也为道德活动中的感知、思维等要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人的道德健康的形成,包括对外在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接受,也包括内在道德规范的外化——道德行为,所有的环节都需要大脑、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生物机体作为生理基础。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道德健康,都必须以个体的身体健康为依托。故汉代王充认为,“五藏不伤,则人智;五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

  与此同时,道德健康也影响、制约着人的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对人的生理健康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机制来引起生理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道德上健康的人,往往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及自身的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和谐的内外关系必然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人的生理机能保持平衡,有益于健康长寿。一个道德上不健康的人,则往往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行事,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受到良心的谴责,精神负担重,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降低其免疫能力,引发各种生理疾病。关于道德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已经非常重视,并有诸多论述。《黄帝内经》指出:“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而不危也。”《千金要方》曰:“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千金翼方》曰:“老人(即长寿)之道,常念善勿念恶,常念生勿念杀,常念信勿念欺。”唐朝医生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认为:“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明代吕坤在《呻吟语·养生》中也提出:“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法也。嵇康善养生,而其死也却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关于道德健康会影响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生理健康,现代医学也已有所证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融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使人体内分泌出有益的酶类、激素、乙酰胆碱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将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有利于个体生理健康的实现。二是个体的道德健康有利于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的营造,从而提高人的生理健康水平。在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的营造中,道德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体的道德健康能从根本上保证其行为不偏离正确的轨道。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是有着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的个人,是追求一定目的、不断按自身意志活动着的个人。在乌申斯基看来,人的意志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容易使个体的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而这种偏离不仅会给当事人,也会给他人、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打破社会环境的平衡。个体的盲目活动一旦造成生存环境的破坏,不良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对生存于环境中的个体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危害其身体健康。这一点,从当前广泛存在的生态环境的污染而引发人类的各种生理疾病中可见一斑。道德健康的个体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前提。道德健康通过对个体意志、行为的规约,促进良好生存环境的形成,为个体生理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同时,人人道德健康,则社会关系和谐、生态环境美好,科技发展迅速,医疗水平稳步提升,人们的生理健康自然更有保障。

  3.道德健康与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是个模糊而有争议的概念。关于精神健康的理解,相当一部分学者将精神健康与心理健康等同起来。如陈明、吕锡琛认为,“道德与精神健康分别是伦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所关注的问题”。在国内,精神健康常常指代心理健康,二者常常被混用。如前所述,针对这一情况,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健康伦理研究的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巍对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将精神健康等同于心理健康,但当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对立起来讨论时,精神健康就不仅包括心理健康,也应该包括道德健康。“精神健康似乎更关乎人的认知、意志、观念和关系等层面,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紧密相关。然而,心理健康则属于心理学领域,更关乎人的生理、人格和情感层面,与个体的身心发展及其性格特点相关。因而,尽管精神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前者的外延与内涵却更为宽泛和复杂,包括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精神信仰和道德观等因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把人的道德品格纳入健康范畴,成为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数。”从肖巍教授关于道德健康与精神健康关系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精神健康中包含着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内在应有之义。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精神健康包括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将精神健康与心理健康混用,就有可能忽略精神健康本身蕴含的更为深刻的内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申涛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