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教育新闻 >理论时评

引导孩子选对“跑道”理性“起跑”

2020

/ 03/1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蒋昌忠

手机查看

  教育焦虑症已经蔓延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有调查数据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网上也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一个4岁的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够不够?”“在美国够了,但在中国肯定是不够的!”这个看似荒诞却又写实的对话,无疑是当前教育焦虑的一个缩影。直面教育焦虑难题,寻求破解之道,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构筑良好教育生态的题中之义,更是回应百姓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应有的责任担当。

  第一,聚焦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让“起跑”更公平。教育公平首先是起点公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则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其中,不均衡主要体现为教育的“四大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群体差距)还比较大,如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仍然薄弱,“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还比较突出,义务教育城镇学校挤、乡村学校弱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还需要进一步保障等。不充分则集中体现为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能很好匹配等。

  解决好这些主要矛盾,是保证公平“起跑”的前提,其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今年,湖南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助推公平“起跑”。一是实施系列重大教育工程。结合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部署,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与能力提升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及“芙蓉学校”项目建设等一批重大教育工程项目,聚焦最贫困地区、最薄弱环节、最困难群体,努力缩小“四大差距”。确保到今年年底全省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整体通过国家验收并向优质均衡迈进,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高中大班额比例降至15%左右。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全省农村学校、教学点的联网攻坚,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千方百计把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更多地区、更多学校、更多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削峰填谷,把好学校“摊薄”。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硬实力,更要提升软实力。重点抓好去年省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实施乡村教师人才津贴由贫困地区扩大到全省的政策,加大“县管校聘”改革力度,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第二,当好“剧场管理员”,努力杜绝教育“抢跑”行为。在剧场看戏,前面一个人站起来看戏,后面的人必须跟着站起来才能看得到,这就是“剧场效应”。“剧场效应”在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一个家长送孩子进培训班,其他家长也不得不送孩子进培训班;一个老师搞题海战术,其他老师不得不跟着搞题海战术;一所学校违规招生、补课,其他学校也不得不违规招生、补课;等等。“剧场效应”的出现,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剧场管理员”的缺位。

  为加快破解“剧场效应”,当好“剧场管理员”,湖南将重点聚焦“四个规范”。一是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普通高中招生管理以及民办学校违规招生问题,严格执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超员摇号以及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四统一”同步招生政策,杜绝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等行为。督促各地中小学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全面禁止“重点班”,建立弹性离校制度。二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整治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参与校内外补课、课后服务变相为违规补课和家教家养等行为,坚决杜绝“课堂不讲课外讲”现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管理机制,巩固和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加强对线上培训的监管,及时通报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黑名单”,坚决遏制“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等倾向。四是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减负三十条”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监测。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完善课后服务机制,做好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减法”和兴趣爱好培养的“加法”。

  第三,落实“五育并举”,引导每个学生选对“跑道”。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基本树立,但应试教育冲动仍然强烈,“五育并举”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落实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引导每个学生选对“跑道”的基本途径。一是要保持战略定力,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成绩、分数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为人的生命奠基、如何打好人生的底色,才是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实施素质教育要的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绿色升学率”,因此要把德育摆在首位,大力推进教体融合,创造性地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真正让“五育并举”落地落细落实。二是要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坚持普职和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多样化办学,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为不同素质潜力、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为他们的人生提供多条“跑道”。三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指挥棒问题,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评到底”的痼疾。当前,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硬骨头。面对硬骨头,我们要有硬碰硬的勇气和决心,更要紧盯重点难点,科学精准发力。要把眼光聚焦到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上来,重点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要把眼光聚焦到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上来,对标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具有全省指导意义、符合全省实际的质量评价体系。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教育的中国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合作,让重视教育、尊重规律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引导每个孩子选对“跑道”,理性“起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悦琛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