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教育新闻 >大众原创

40余名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记者聚焦青职,体验职业教育“新活力”

2024

/ 0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学涛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王学涛 实习记者 王嘉晨 报道

  5月30日上午,2024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教发展调研行走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当采访团进入校园时,东湖湖畔正在举行小规模演出。这是自2023年以来青职每月都会举办的“东湖·青之声”音乐会,为全校热爱音乐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舞台。艺术之美浸润校园,也拉近了到访者与学校的距离。

  活动期间,4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多元形式,对青职职教体系的新模式进行了细致调研,用文字和视频呈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工作的鲜活场景,讲述青职故事。

  媒体记者们走进海尔智慧楼宇全球服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国际时尚)专业群实训基地、茶山科技小院、京东物流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智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数字智能产业学院、网络安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地调研采访,与师生零距离交流,与真实的实训和作业过程互动。

  在海尔智慧楼宇全球服务学院,学生们正在物联网场景培训教室上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师刘水宽介绍,物联网场景培训教室不仅能为海尔集团的海外服务工程师进行培训,还能够为制冷专业的学生授课。教室的临近区域也设有空调拆解模型、可升降制冷装置操作设备等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近距离进行空调的连管、配线等相关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携手京东物流在校内共建全国首家落地运营混合所有制京东物流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商学院教师马永红表示。基地内,学生们在天狼区、地狼区、分拣区井然有序地进行实操训练。依托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先后合作成立全国智能供应链职业教育集团、全国智慧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聚焦智慧物流发展重点和职业教育发展难点,构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新生态。

  电商直播是当下热度极高的销售形式。在数智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们正分别在海尔智家leader新媒体电商产业学院、海信数字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直播间“现场直播”,让媒体记者们满足了对直播后台状态的好奇。

  “直播项目成功培养了多名主播,已经有25名学生在海信正式就业且发展稳定,这在育人环节上实现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合作通过技术服务的形式,将企业的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学习知识、应用技能。”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李心航提到,“学生主播”通常从下午一点半到晚上九点半轮班排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迅速成长。

  调研参观结束后,记者们前往会议室座谈。座谈会期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秦青松向媒体记者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特色。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优势,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和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学校、学生“三向奔赴”,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借助青岛区位优势,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蓝海”。

  “青岛市作为沿海城市、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合作优势明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位优势,一是‘借船看海’,引进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进行本土化融会贯通;二是‘随船出海’,‘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携手国际领军企业,立足优势专业群,成立海外教学基地、班·墨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海外培训;三是‘造船闯海’,学校以合作办学项目作为汇聚境内外高水平人才和产出高水平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走出去。”秦青松介绍。

  “学校是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经济日报记者李丹问道。

  对此,秦青松介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专业群融入产业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实施校企合作“1+1+N”工程,为大国重器育匠才、与民族品牌共成长、解新兴产业“燃眉”之急、携手龙头企业为行业发展立标杆,以占比超90%的市外生源结构获得了近70%的毕业生留青率,相信在未来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学校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服务于乡村振兴方面,学校是如何发挥职业学院优势的?”新华网记者刘腾提问。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体晓表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搭平台、趟新路、创品牌、扩影响”,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搭平台,学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先后成立中德城乡建设学院、青岛西海岸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乡村旅游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等一批服务乡村振兴机构;趟新路,努力构建“双螺旋-三融合”乡村振兴的青职模式,重点从人才、产业、文化三个维度,深化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两大链条的耦合关系和契合度;创品牌,发挥9大助农兴农专业优势,促进“科技+产业”融汇、“美育+产业”融入、“电商+产业” 融合,以专业人才的“软实力”跑出了乡村富农产业的“加速度”;扩影响,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乡村振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与全国职教同行交流合作,共同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举办。5月27日至31日,4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陆续走进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实地调研,充分发掘和报道山东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及内涵特色,推出一系列生动报道,传播山东职教“好声音”。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