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精神新传承:聊城冠县教育新模式逐步开启

2016-04-08 09:49:00来源:大众网作者:满德利

  

  大众网记者 满德利 实习生 杨敏

  近年来,聊城冠县的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和特色课堂,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从师资配备、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成为新的教育亮点。

  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冠县“县管校聘”在冠县一中,实验高中等4个学校推行,中学段也在全面铺开。同时实施“名校带分校”战略,城乡6处学校结成对子。乡镇联合校“消肿”126人,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

  2012年以来,冠县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联合县妇联、文明办、团县委、关工委共评出了两批17名县级家庭教育讲师,102名乡级家庭教育讲师,1700名校级家庭教育讲师。每学期召开3次以上的家庭教育讲师,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占30分。

  以冠县清泉中学为例,该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以班主任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提出让家长来教育家长的理念。截至2015年11月底,冠县先后举办家庭教育培训会2628场,培训家长1400万人次,让家长学到了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

  

  “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在冠县教育也得到了体现,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培养一到两项艺术爱好,写好字,通音律,全面发展。同时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冠县查拳、降狮舞、柳林花鼓等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

  民办教育为农村儿童打开方便之门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民办教育成为冠县教育的新亮点。

  目前,冠县共有育才双语、金太阳和清华园三处民办学校,总占地面积386亩,总投资4.2亿元,现有在校生8700多人。冠县县委书记牟桂禄、县长张琳多次深入民办学校,指导学校建设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困难。民办教育有什么问题通过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一事一议”。从洽谈办学到办理各种手续,从学校建设到后期监管,冠县各部门全程参与,通力合作,全力支持,真心实意搞好服务,真正做到扶上马送全程。县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民办学校管理的意见》也强调要鼓励、支持民营资本领先教育事业。

  2012年8月初,育才双语学校招生时,由于学校建设时间紧,准备不充分,在开学时出现一些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牟书记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调动县内资源,10天时间,从宿舍到餐厅,从教室到环境,全部准备到位,确保育才双语学校顺利开学。在民办学校的教师招聘上,教育、人社等部门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确保了民办学校师资的配备。

  冠县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学校;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家支持教育、兴办教育,有效推动了“民办公助”在全县开花结果。实现了“花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花外地的钱办冠县的事”,有效缓解校舍紧张的压力,促进了教育是事业的快速发展。

  冠县教育局在师资配备上,给予民办学校最大支持,所聘教师待遇与公办教师一样,工资由县财政负担,并缴纳“四险一金”,已为345名民办学校教师办理了聘用制手续,让他们安心从教,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职称评聘、评先树优、优质课评选等也和公办教师一样。

  

  清华园校长孟重在谈到民办教育时说道:“冠县教育局给予了民办学校高度的支持,相关部门对民办学校建设按照招商引资的政策来对待,全力帮扶,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们也会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为学生办好每一件实事,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到放心。”

  冠县发展民办教育,不仅解决了政府想投投不了的问题,还满足了家长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和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更加灵活,能在管理和待遇上有相对较高的自主性,便于各项措施的执行落实。也是对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为农村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享受优质教育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冠县文化底蕴深厚,清末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诞生于此。当代冠县教育就是秉承武训先生遗风,以“弘扬武训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让武训精神成为冠县教育人的思想引领,开创冠县教育的新模式和新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