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与奋起:山东高校的浴火重生

2018-08-24 15:00:00 来源: 齐鲁周刊 作者: 吴永强

▲长清大学城航拍图。

大学城“拓荒”史

  2005年10月5日,薛蒙和他的同学们被装进大巴车,从小清河畔的山师北院运到济南西南郊的荒山之中。冠之以“长清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城,将带给他对大学全新的认识。之前一个月,国旗已经升起在隔壁山东轻工业学院。这个秋天,4万名师生陆续进驻不同的山沟和平原,走进不同的校园,在这片方圆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拓荒”。

  2002年,为加快山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为全省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省、市政府决定在长清区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此前一年,长清撤县建区。将长清融入济南的梦想,因大学城的兴建而迈入现实。

  彼时的济南乃至山东,大学城还是新鲜事物。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成熟的大学城也没有几家。往往是几所大学圈地新建校区,聚集而又彼此独立,各竖围墙,不通有无。作为大学扩招之后新的城市增长点,大学城的出现,随着新一轮城市扩张,房地产市场的飞跃发展,其初衷和影响已非高等教育本身所能囊括。那时候,“要大楼还是要大师”的讨论遍及全国。

  在封闭的环境中,薛蒙度过了几年时光。教学楼顶端的几间教室被用作图书馆,承诺中的大型图书馆直到毕业也没有动工。那时公交网络还很不健全,进城(长清城)乘坐校门口的黑出租,一学期去不了几次济南。购物只能在校园里的几个简陋小卖部,大学城商业街要到一年后才建成。农村出身的他,被城市天然阻隔开来。

  13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汇聚了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等12所高校,容纳了20万师生。共有文学、哲学、法学、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音乐学、体育学、美术学、新闻传播学等14大门类,200多个专业。

  和众多国内大学城一样,初始阶段,这里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问题: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创新集聚效应需尽快形成;偏在城市一隅,住在旧校区的老师仍要“走教”;“只见大学不见城”,医疗、教育、社区服务设施方面建设相对滞后。

  比如资源共享问题,大学城初建之时就被寄予厚望,直到目前还无法实施或部分实施。2006年,山东省高校图工委已经签发了馆际互借证,大部分驻济高校读者可以持证到其他高校借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对上述资源的开放程度不一,由于距离和时间成本等问题,图书馆共享还没有大面积实现。

  一个完整的校园,老师学生缺一不可,然而在高校聚集的大学城,课余时间难觅老师身影。由于教师住房以及小学中学等为教师子女服务的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过去十几年间,每个学校建的教师公寓入住率很低,绝大多数老师都过着“走教”的生活,课后疲于赶车回家,课余师生交流较为缺乏。

  “学校之间的互动,在地理上存在隔绝。不是位置距离远,而是交通不方便。同时各学校相对封闭,一看大门戒备森严就会阻碍交流。”一位大学城某大学的老师向本刊记者分析,“在情感上存在距离,大学城的概念没有在各学校之间形成。没有把自己学校当成大学城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

  关于师生互动,他说:“因为教师在市区住的多,要坐班车回家,使得交流的时间和合适度欠缺。另外当前科研压力大,教学收益低,使得很多老师不关心本科生,没有感情,谈不上互动。”

  此外,按照原规划,大学科技园有两处优质义务教育。一是鲁商常春藤的山师附小附中,二是济南市外国语学校(高中)。然而,时至今日,优质义务教育对于长清大学城而言还是一句空话。

  再说医院,大学科技园在规划之初就明确指出要建设一座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山东省卫生厅已经批准三甲医院建设。然而,接下来的一些年,这所传说中的医院迟迟没有动工。直到去年,这所医院终于动工,承担建设任务的是济南市第九人民医院,也就是长清区人民医院。

▲2016年9月4日,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迎来6千余名2016级新生。在新生接待现场,一块“触摸大学,我的第一个印记”创意展板留下了五颜六色的手掌印。

“有高原无高峰”

  2016年,寄托着大学城创新孵化梦想的创新谷,改由高新区代管。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表示,“我们中国有句话,‘三个和尚没水吃’,你们正好是三个和尚,”“现在变成一个和尚,做得好做得坏,板子就打在高新区身上。”

  网上甚至出现了“建议大学科技园区并入高新区”的言论,“大学科技园的教师们、大多数科技人才已经从开始的满腔热情到心灰意冷,绝大多数人已经为了医疗与教育回到济南市里常住,而大学科技园留下的不过是一个躯壳。”

  除了长清大学城,济南还有章丘大学城、彩石大学城,在山东,青岛大学城、黄岛大学城、日照大学城、潍坊滨海大学城也已初见规模。然而,就大学城与城市的融合度而言,这些大学城还大都处于初级阶段。

  大学城建设之初,举债问题成为各个高校无法摆脱的“梦魇”。2011年初,山东仅省属高校的贷款已达160亿元,甚至出现了“举新债,化旧债”现象。之后,各高校通过土地置换、校区置换的方式偿还银行贷款。2012年11月,78所省属和市属高校120.5亿元债务全部还清。

  轰轰烈烈的大学改名浪潮,改变了众多高校的命运。位于长清大学城的山东轻工业学院,2013年6月26日正式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此时,徐同文调任这所大学任党委书记已有两年。第二年4月,徐同文落马。

  有人说,高等教育已成为山东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济南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排在北京、武汉、广州之后,均居全国第四位,分别是71所和73万人。然而,在名校数量、高知人群比例上,济南却远远落后于以上城市,处于“有高原无高峰”的尴尬境地。由济南拓展到整个山东,处于全国竞争力前列的一流大学寥寥可数。

  作为有名的高考大省,山东的高校数量一直排名全国前三位,2017年的数据显示,共有141所,仅次于江苏省(167所)和广东省(151所)。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北京有26所居首位,江苏11所和上海10所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紧随其后的是陕西8所,湖北7所。山东985、211大学的数量为各省市的第9位,只有3所,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即使是山东大学,也在去年10月的“双一流”大学计划中遭遇滑铁卢,虽然和绝大多数985工程高校一起进入了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的名单,但在更被业内人士看重的“一流学科建设”数量的竞争中全面落败,只有数学和化学两个学科入选。

  在中国的大学排行榜上,除了山东大学排名20位左右,中国海洋大学的名次要到50名开外。这样的排名,与山东的整体经济实力并不相称。过去10年里,山东省属院校里没有涌现出一匹能令人眼亮的“黑马”,发展水平普遍落后的问题基本没有得到改善,对于省外学生的吸引力令人担忧。

  2009年,山东省GDP总值被江苏省一举超越并被持续压制之后,迄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所谓“失落的10年”,高校在学校知名度、人才结构等方面与山东的城市、经济境况如出一辙。

▲2018年6月28日,烟台大学举行2018届毕业典礼,不少学生在签字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印记。

济南版高校振兴计划

  在过去的十年,山东各城市里,真正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城市发展重要性的,青岛可圈可点。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从2011年到2017年,主政青岛的时任市委书记李群这样描述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用李群自己的话说:“高校争夺战,南边有深圳、北边有青岛。”在他主政期间,青岛吸引了北大、清华、复旦等28所著名高校在本市落户。

  而反观济南,这些年来在大学争夺战中处于下风。“山东大学搬离济南”的传言甚嚣尘上,多少让人心生悲凉。

  同样是“省会城市+一流大学”的组合,合肥和中科大的关系是这样的:中科大被迫搬离北京,又被本来预定的搬迁地址河南以“没办法解决口粮”为由拒绝时,安徽省联系主动接纳,还从省委工作人员及家属嘴里抠出来部分商品粮指标,给师生解决了吃饭问题。地理上属于北方,本来不集中供暖的合肥,全城第一个装暖气的单位是中科大;为了不影响科大校内一系列精密物理仪器的运行,合肥地铁规划专门改了线路。

  中科大回报给安徽的更多:科大的教师和学生创业,在合肥周边培育了整个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产业——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一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相关领域的先行企业。上世纪90年代,合肥GDP只有济南的三分之一,2005年只有济南的一半,而2017年就宣布已经赶超济南和大连。

  大学城发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开始逐渐引起重视。再说回“创新谷”——沿即将投入运行的轨道交通R1线向南,穿越整个大学城。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里要打造的,是济南的“硅谷”。

  作为山东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周伯虎的开创集团在这里建设了ctrlx大楼。其目标指向,就是把济南西部新城打造成整个山东的互联网产业高地,形成互联网产业集群。ctrlx不只是一个互联网创业创新的基地,它在鼓励和扶持创业者来此筑梦的基础上,更借助开创集团打造的互联网+创业平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桥梁。

  交通为创新谷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轨道交通R1线建成后,大学城到西客站从1小时变成10分钟。西客站,也使济南融入到了北京“1.5小时生活圈”。

  过去,大学城因距离城市较远,学生课外实习、勤工俭学的机会有限,很多人的创业模式不外乎摆地摊、开餐馆。尤其是中心商业街,作为大学城唯一的商业街,聚集了大量年轻的创业者。而今,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大学城各个大学都出台了创业孵化政策,比如中医药大学以中西医为优势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山东交通学院的“亮交通”创客空间等。

  2017年5月13日,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到长清大学科技园调研,提出了建设“四个高地”的要求:驻济高校是济南的宝贵资源,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克服“两张皮”现象,加大支持力度,为驻济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把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创业高地、科技高地;要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利用好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势,积极服务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5月,围绕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科技”四个高地的目标,济南市规划局会同城建集团开展《济南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6月,长清大学城项目全面启动国际公开招标,来自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10家国际知名设计单位报名参与。经专家评审,确定丹尼斯·法兰奇曼城市设计事务所中标。

  到了今年5月16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了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初步成果。最终,长清大学城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创新创业谷,山水知识城”的定位。“创新创业谷”是大学城的内能,定位长清为整个省会的创新创意之源;“山水知识城”是大学城的城市品牌,是一座融合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山水之城、知识之城。

  多年未新增优质大学的济南,也终于迎来了一所“能拿得出手”的新的大学。

  山东要组建一所医科大学的消息流传已久。去年5月28日,省政府发布通知,决定整合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对于这一新组建的医科大学的校名,坊间曾传出过“华东医科大学”“山东省省立医科大学”等版本,“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也曾在之中。

  5月3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山东共有4所高校进入公示名单。其中,3所为新增本科高校。此前备受关注的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整合后的新名字终于尘埃落定,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5月7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机遇抓住了才是良机》。文中提到:山东必须“破釜沉舟”,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才能实现山东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具体到大学领域,只有“大学要比政府大楼建得更好”,不断拓展城市与大学的互补关系,将城市融入到大学城内部,山东高等教育才能实现浴火重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台风致山东潍坊147万余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

    9515444755129384671.jpg

    (沙见龙)潍坊市政府23日下午通报称,“温比亚”台风造成造成该市11个县市区受损,其中寿光、青州、临朐、昌乐等7地损失严重,共计147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92亿元(人民币,下同)。[详细]

    08-24 08-08中国新闻网
  • 港珠澳大桥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出炉!最低60元

    3153213099548236715.jpg

    蔡敏婕 摄  2018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确定为: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收费标准以人民币结算。[详细]

    08-24 08-08央视新闻客户端
  • 章莹颖纪念花园以夏花守护 留学生们将轮流呵护

    章莹颖纪念花园以夏花守护。美国侨报网刊文称,距离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踪一年有余,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拟建纪念花园,地点定在当年章莹颖失踪地。[详细]

    08-24 14-08中国新闻网
  • 台风“苏力”侵袭韩国 已经导致1人失踪2人受伤

    台风“苏力”侵袭韩国。已经导致1人失踪2人受伤原标题:台风“苏力”侵袭韩国。[详细]

    08-24 14-08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