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留学生不回国是不可原谅的
|
|
转载:大众网--齐鲁晚报 郭松民 |
|
|
9月27日《京华时报》报道,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公派出国的留学研究生学成后需要回国服务两年,如果不遵守则需要偿还所有的资助费用并支付30%的违约金。 新《规定》的出台,凸显出这样一个现实:一些公派留学生不愿意主动回国服务。据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06万,而归国人员却只有27.5万。也就是说,中国耗费了大量教育资源所培育出的人才,最后却要为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表明,中国目前已是全球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 一些留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回国服务呢?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必须直追根源,否则,即便出台《规定》,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单从技术层面上说,如果公派出国的留学研究生学成后不回来,教育部又该如何追讨资助费用和违约金呢?如果追到国外一一起诉,高昂的诉讼成本和冗长的诉讼程序,足以使这种追讨变得毫无意义。退一步说,即便这些留学生勉强回来了,一满两年就溜之大吉,又该如何是好? 笔者认为,一些公派留学生不愿意回国服务,关键还在于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把留学单纯看成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而不愿意承担对国家民族的任何责任。他们这样做,即便仅仅从市场契约精神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可原谅的:选择了公费出国留学而又不回国,这和市场交易中收了预付款就卷款逃跑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为鼓励和吸引留学生回国效力,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比如今年3月就通过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该文件规定,紧缺领域的专业人才将不再受户籍制度的约束;“海归”还将获得低息贷款及高薪收入;其子女也享有被国内重点大学优先录取的特权。但是,人事部的监测表明,效果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况且,即便是国内环境真的不好,那么不同价值观的留学生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把个人利益最大化看得高于一切的人,会选择在海外过自己的小日子;而认为自己应该对国家和民族承担责任的人,则会选择投身于国内的环境之中,努力地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 留学生的价值观,说到底不过是社会价值观的一个缩影而已,而社会价值观的最大误区,就在于一些人相信了“只要每个人都极力为个人谋私利,便会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大家只要做理性经济人就可以了”的说法。中国在人才流失问题上的尴尬表明,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个人奋斗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辅助,则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来看,最终也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