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总理说:“我以前讲过穷人的经济学,今天讲讲穷人的教育学。我们的国家太大,尽管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还很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9月10日《人民日报》) “穷人教育学”,一个久违的名词。相对于精英教育,“穷人教育学”是面向穷人的教育,是让穷人子女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能通过教育改变贫穷面貌的教育。也就是温总理所说的,“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回望中国教育史,“穷人教育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所处的时代。孔圣人的学生中,既有家境殷实的子贡,也有贫穷的颜回。“有教无类”,意味着穷人与富人都应受教育。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我国献身平民教育的第一人晏阳初先生,用了近30年时间,以免费教育的方式,帮助了一大批穷人摆脱了“愚、贫、弱、私”。新中国的成立,《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走进了课堂,改变了许多贫困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本报连续多年实施的慈善助学活动,帮助一大批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也是“穷人教育学”的生动实践。 可以说,在中国,不懂得穷人、不懂得农民,也不会懂得中国的教育。今天,温总理提出“穷人教育学”,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应当看到,最近几年,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发展还不平衡,上不起学的“穷孩子”还不少。还应看到,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些变味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高收费、乱收费,让许多“穷孩子”越来越上不起学,不少家庭陷入了“读书致贫”的窘境,无奈中有些悲凉的“读书无用论”也开始泛起,“教育改变命运”的美景离穷人渐行渐远。中国教育将走向何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总理的话掷地有声,这不仅是对那些推崇高收费“精英教育”和“教育如衣服”论调的声讨,更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穷人教育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细心的人大代表纪宝成发现,在我国GDP和财政收入都创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竟然下降了8%,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差的一年。可以说,教育投入这个“最差”,是“义务教育”不“义务”、上学难、上学贵的根本症结,是所有教育问题的“牛鼻子”。在“穷人教育学”的概念里,穷人不该为教育付出高昂代价和承担太多成本,更没有高收费和乱收费。我想,只有深刻读懂“穷人教育学”,有关方面才能真正按照总理要求,“用更大的心力、用更多的财力”,自觉地承担起“穷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
|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