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曾是我的父亲最爱的朱自清的文章,小时候就给我讲过多遍。全文像是一个人自语般那样平实,笼罩着一层时代的灰暗的色调,如默片一般,可再一次看着文章,绵绵的情感却不可遏止地涌上心头。
文章写的作者年轻时赴北平留学,父亲送他到车站的情景——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他们去不好",多么简单的理由,却包含了人间最亲近的感情。茶房再妥帖,再仔细,怎么比得上一个做父亲的拳拳的心呢。
想起这次我在家学车,每天搭爸爸的车去驾校。司机总是先送爸爸到工作的地方,再送我。爸爸临下车时,说,给,递给我一叠纸巾,是那种从纸盒中抽出来的纸巾,全部叠成了整整齐齐的小方块。后来我在学车时每每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拿出纸巾擦汗,总想起父亲那句简单的"给",就下车离去的背影。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背影>>
现在看有些人,说孩子应该有自理能力,父母送行大可不必,不一样像朱自清先生所说,太聪明了么?孩子当真没有自理能力吗? "节省社会资源,减轻社会负担",道理一套一套的,却没有感受到父亲母亲那貌似"迂",实际上是最纯朴最发自内心的感情,和孩子有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多大关系。朱自清也说了,自己都二十多了,往返北平几趟了,父亲仍然坚持要送,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尤其是说父母找不到住处睡操场的,也让我由衷地感动。其实他们未必是不知道自己找不到住处,而是已经做好了节约开支的心理准备。而在明知没有地方睡,也要陪同孩子第一次离开家远赴外地读书的心愿,是多么的真挚和感人啊,难道因为太聪明而不能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