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咋还往制度上赖
|
|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尹保山 |
|
|
7月2日《成都晚报》报道,近日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如期举行。在成都某考点的考场上,一名考生在带进考场的英语字典里挖了一个洞,刚好能放下一部翻盖手机。监考老师发现,手机上刚刚收到的短消息竟是考题的答案。 有人评论这条新闻时,把考试作弊归于制度因素,比如考试本身的不合理性、社会诚信系统不健全等等,但笔者认为,如果每一次考试作弊,只能习惯性地引发我们对考试本身的反思和质疑,这样的思考就是懒惰的,也是相当危险的。这是因为,我们为考试作弊找出各种制度借口,恰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某种心理支持和舆论帮助,如此不仅不能杜绝考试作弊,相反却助长了这种可耻作为。 近年来,每当有考试作弊的新闻,都有人做这样的剖析——职称英语考试出现作弊,那是因为职称英语考试已经不合时宜,是人才制度的误区;高考出现作弊,那是因为高考摧残人心,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四六级考试出现作弊,那是因为大学将英语置于过重地位,本身是大学教育的功能错位…… 笔者不否认,一些考试确实存在弊病,但问题在于,难道作弊能够疗治和革新考试中的弊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以作弊抵抗考试的不合理,结果不是弊病得到解决,而只会增加更多的弊端。 在考试制度面前,每一位应试者自觉遵守考试规则,应该是社会良性运转不可退守的底线。如果因为考试存在问题,应试者就公然挑战考试规则,则很可能是对规则体系的践踏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辩解制度不合理,有意无意为作弊者申冤、叫屈,其结果根本无益于解决考试的弊端。 有人在论述中国社会某些问题时提到,国人喜欢把问题归于制度的缺陷或滞后,所以“中国社会陷入了这样一种情绪,人们迷恋物质上的成就,迷恋整体制度上的改进,却不相信个人创造性”。这种分析是相当精辟和到位的。现实中,一些人过于强调制度的不合理性,堂而皇之地以制度缺陷为借口挑战规则,不仅不以为耻,甚至还可以找到“同盟”和社会支持,这种现象值得深刻反思。 也许,考试作弊并不可怕,以不合理手段对抗不合理的现象,以及其背后的“制度借口症”,恐怕更值得我们警惕。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