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结束,大批的教科书完成使命进入垃圾堆活废纸堆,“享年”半岁。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循环机制下的5-10年的寿命,中国的教科书太短命了。而中国仅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多达1.3亿,这个的庞大基数,意味着仅生产这些纸张就要砍伐大树900多万株、消耗净水4500万吨、27000万度电、54万吨煤和13500万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13500万吨.而这个数字还没覆盖庞大的教辅用书.教科书循环使用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教科书使用的发展趋势。实际技术操作很简单且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在美国,课本属于学校财产,随着课桌椅一起编号,学生不能随意涂写。在澳大利亚,学校向新生提供参考课本目录和借书卡,教学用书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学期末归还由下一届学生使用。
这一在许多国家早已普遍实行的措施,为什么在资源相对匮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呢?在试点地区的结果显示该措施“叫好不叫座”。究其根源,是四只“拦路虎”在作祟。
第一只拦路虎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教材循环使用首先与传统的教学习惯发生冲突, 教科书循环所要求的“不乱写、不乱画、不标记、不署名”PK传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科书上标记批注,归纳总结,加深记忆,这些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使得教科书未到期末早已面目全非,对于下任主人的使用造成障碍,影响学习效率。
第二只拦路虎是卫生问题.长达半年的朝夕相处,教科书即使干净无标记,也会携带为数不少的细菌.即使经过消毒,孩子在使用时也会有心理上的障碍,造成心理抵制.影响学习效率和健康隐患招致了来自家长的最大的反对之声,击中了教科书循环的“软肋”。
第三只是教材的频繁"变脸"。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修订和改版现象突出。各出版社对中小学教材市场争夺激烈,教科书频频“变脸”。“刚说不变了,又来文件;刚说定型了,又说不行了;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一次变脸就使得一批教科书从书桌走进废纸堆.
第四只拦路虎是现行教材出版发行机制。中小学教科书是发行量最大的书,围绕中小学教科书所出的教辅书图书市场份额就达数百亿元。面对印刷出版这块大蛋糕,出版社和发行企业每个学期都可分得一大块。可循环之后,至少五年才可吃一次,煮熟的鸭子要飞走的危机感和失落感招致了教育外部的强大阻力。
这四只老虎的存在使得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磕磕绊绊,“打虎”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靠长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的引导,教材的精编和对出版业的规范.可以先从某些对教科书依赖小的科目做试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循环意识和学习习惯;对于高频使用的教材可以实行“书本分离”,强化承载知识的功能,将练习功能转移给教辅;对于高频更新的科目,可以实行“一本两制”,精编主体,保证短时间内不“伤筋动骨”,如日后做小规模增删可采取的补遗的方式,保证主体脱离更新的影响,进入循环。
教科书的循环使用从一方面直接节约宝贵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另一方面说,孩子从身边的事手边的事做起,培养节约意识、爱护公物的意识和关注环保的意识,这些恰是目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在习惯养成后也会自觉地推而广之,将这种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用于其他方面,这也将是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个“小事情”的“大收益”。
赵磊 山东省广饶综合高中(257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