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信息时报》报道,13日是母亲节,广州市少年宫公布了“关于家长和孩子对感恩的理解”的调查结果: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帮父母做家务”和“等长大了赡养父母”是最能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帮父母洗脚”和“给父母磕头”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做的。
这真是一个令人意外的调查结果。本来,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是一些成人乐于提倡的感恩方式。然而,这却遭到孩子们的普遍反感,其中缘由颇令人深思。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时下,帮父母洗脚已成为社会教育中的一种作秀行为。一些学校又是布置“洗脚作业”,又是将其纳入品德考评,似乎感恩除了洗脚别无他法。当洗脚成了孩子表示感恩的作业时,滋生反感情绪就不难理解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对父母感恩,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但这种感恩应该是朴实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表达的。然而,现在一说感恩,有的教育机构就大张旗鼓地渲染“洗脚感恩”的效果,将孩子的自觉行为变为外界压力下的“规定动作”。殊不知,孩子个性不同,感恩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并非千篇一律都得去帮父母洗脚。
尽管教育工作者提倡“洗脚感恩”,是为了教育孩子感恩要从小事做起,但这容易形成感恩就是洗脚的思维定式。其实,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最重要的是社会要有尊老敬老的氛围,而不是拿孩子当弘扬美德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