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更远、更深地去实践
现今,高校的实践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管理越来越正规。学生刚入校有社会实践,到了二、三年级有专业实践;临近毕业还有就业实践。高校学生实践,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去年底,北航14名本科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亲手设计研制的“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枚完全由大学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北航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飚认为:探空火箭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虽然从技术上讲没有特别的创新,但是能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有航天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平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交流,早一点儿接触科研一线。据了解,北航将把2005年启动的学生探空火箭项目作为一个系列,继续下去。接下来,还将有“北航二号”、“北航三号”……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林贵平说,目前国外一些航空航天大学,校内有自己的飞机、机场,学生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实践,现在北航正在向这个方向走。
系统工程的实践不断地深化只是目前高校学生实践发展的一个特征,相比理工科的专业实践,文科的社会实践则更多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来做文章,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社会实践的目光转向西部,转向农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马春英老师介绍说,以前每届历史学系本科学生都会在三年级的暑假,从兰州出发,沿着丝绸古道进行历史考察,最后到达飞天的故乡——敦煌。这个实践的经费,由学校和系里赞助一部分,同时也鼓励学生自筹,并且沿途的考察路线、项目全部由带队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学生们有机会按图索骥,重走真正的丝绸古道。“穿过戈壁与草滩,人迹罕至的唐城废墟就在我们的眼前。”一位历史学系的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到。
今年暑假,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辅导员王磊带着学生来到了甘肃省的贫困地区环县。在当地,他们看到由于非常缺水,老百姓仅靠接雨水过日子的情景;在当地的学校,他们看到了孩子们渴望的眼睛,破旧的校舍以及严重缺乏的师资。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王磊因势利导,用眼前的现实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回学校之后,一个学生找到王磊说:“老师,我活了二十多岁从来没受过这样的苦,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来说,农村的环境的确令我震惊,但更强烈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王磊告诉记者:“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受,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实践机会冷热不均
高校学生实践在迈向更高、更远和更深,给了学生众多锻炼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但是在热烈的发展之中,依旧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按说现在各个学校都有各种实践机会,但是学校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就实习而论,学校对外竞争的趋势日趋明显。好的学校会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而相对影响力偏弱的学校,则面临许多困难。
2006年11月1日凌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本科学生朱浩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场。临近发射,他们的心情愈发紧张。8时整,倒计时声响起:“……3、2、1,点火!”一枚火箭拔地而起,直驱长空。11时、12时,另外2枚火箭也被成功送上蓝天。
这3枚火箭同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探空火箭项目”。由大学本科生独立设计并成功发射火箭,这在中国还是头一次。
为了这个项目的成功,朱浩和他的伙伴们从设计草图到制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同学们还说,“北航一号”探空火箭上天,同样需要感谢很多人。“学校、航天科研院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我们可以说是一路绿灯。”
为了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北航一号”送上天,北航方面除了为学生提供必备场地、经费等,还特别成立了一个7人指导小组,其中包括3名老教授。一些老师也竭尽所能,利用所有的机会和方法来帮助学生联系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零件加工厂。
可以这样说,北航一号的升空,是北航的学生们以自己的智慧与辛劳,在学校、老师们辛勤铺就的平台上尽情施展才华的结果。
朱浩说,在实践方面,我们许多大学生不是不想干,而是苦于没有发挥的平台。
大学生们投入实践需要勇气、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但是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忘情舞蹈的平台。在一所著名高校的政府管理学院里,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学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比如有些当地政府部门会主动上门要求与院方合作开展应用型项目,而导师们也会提供给学生们自己得到的一些项目的锻炼机会。而在同一城市的另一所相对普通的学校里,同一专业的学生们在这方面的实践机会却寥寥无几。“的确,名牌学校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很多成功经验,比如说校方可以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周详的考核机制,而这些都为大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在实践的需求方看来,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校的名气。毕竟目前,学校的名气,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实践能力的重要尺度。”这所学校的团委书记说。
“没有办法,这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面对这种窘境,许多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们异口同声,“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去减小这种不均衡。”
相比学校之间的实践差距,专业之间的差距同样明显。相对而言,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要比文科专业的学生要多,要好;同社会连接比较紧密的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就要比基础学科的学生的多。在这种实践机会的竞争中,那些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的学生们,往往处于不利的境地。
即使在一些名牌大学里,基础学科同学们的实践机会也并不是那么多。小郭是某著名高校的中文系本科生,她的专业实习基本上是编纂书籍,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希望的社会实践却乏善可陈:“我是做文学评论的,这个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不太多,如果撇开专业去进行社会实践,要么是接受学校的安排,去支教或者下基层锻炼,因为这些活动对我们没有什么专业要求,各学校都能去,人家提供实践的资源也有限,分下来的机会反而不多;要么自己去寻找,那多半是一些公司或者媒体,这些与我的专业也基本没什么直接关系,竞争力也比不了那些相关专业的同学。”
这种困难,在师范专业的小董看来,却是另外一种烦恼:师范类的专业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试讲、上课的实践机会,但是除此以外,他想涉猎其他领域却没有太多的机会。
在采访中,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对下基层、支教的实践很欢迎,但是他们也希望有一些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实践机会。实际上,谁都有能力做的实践已经“喂不饱”学生们,他们同样希望能克服专业的鸿沟,获得一些特殊性的、能够体现他们竞争力的实践机会。
实践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高校学生实践活动正在细致化、正规化,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管理都设置了相应的学分,学生必须在实践之后作出相应的报告并获得通过才能得到学分,才能毕业。
但是,老师们还是担心:实践之后,学生需要回答的,是否只是一份报告?
“我们以前曾经一直组织学生穿越青海的考察实践,但是有些同学只是游山玩水。”某高校一位学工老师说,这个系的老师开会讨论,认为“系里投入了资金和时间,但是学生们把钱花冤枉了。”于是今年,他们给每位学生提供了1500元的实践经费,不再组织集体的考察,“我们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投入到实践中。”但是困难一样存在:“学生分散之后的安全问题很让我们头痛,而且没有院系的统一安排,一些学生的实践明显力度不够。”
对此,同一院系的另一位学工老师却持相反意见:“我觉得即使实践成了游山玩水,也可以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又能增长他们的见识,在条件允许、杜绝浪费的情况下,没必要非得追求实践的短期收益。”
学生们也有自己的困惑:实践有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就业实践之分,但是实际目标是否可能分得如此详细?
“刚开始时还觉得实践很重要,期望获得很多东西,但是慢慢的,就变成赶紧完成报告赶紧获得学分的简单重复劳动了。”许多学生如是说。
另一方面,那些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反而并不止于专业上的收获。
“北航一号”项目刚刚启动时,整个团队不止一次陷入困境——对各个环节估计不足,日程安排不合理,项目进展缓慢……“最难的是开头。”朱浩说,“光搞清楚从哪儿下手,就折腾了一个月。”他们无数次地向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请教,在一次次的方案被否定之后,问题一个个被解决。
“没想到简单的原理实践起来会这么难。”参加火箭项目的王文龙告诉记者,以前虽然学过火箭发动机、流体力学等专业课程,但实际设计则需要掌握大量书本上没有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光是发动机组的电脑设计图就在老师和专家指点下,先后修改了5次。一番折腾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却变得异常肯定了。“将来一定会从事航天工作。”朱浩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说,在发射火箭之前,我们论证了很多次,我们的学生到底行不行?现在看来,学生们真的很厉害。在本科阶段掌握这个技术确实是不容易的。有人说,在航天领域干几十年都未必会遇到这么一个机遇,能全面地了解火箭发射的全部过程。
实践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心灵体验。“假如我们不曾到达甘肃,我们不会知道真正的万里黄沙,千里沟壑,假如我们不曾与山村里的孩子一起生活,我们就不会如此震撼求学之艰辛,假如我们不曾体验支教生活,我们就不会用心去体会生活,哪怕简单刻苦学习,也是一种单纯的幸福。”一位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在参加了西部支教实践之后动情地写道。
北京大学一位从事多年学生实践工作的教师认为,实践活动虽然目前分成了很多种,但实际上彼此之间是存在各种联系的,大学生不是专业的服务全体,也不能通过实践创造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没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实践做严格的效能、收益规定。充分利用难得的实践机会,对学生各方面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了解到,共青团中央曾对高校学生实践发出过专门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政府对高校学生的实践尚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安排。许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都表示:如果能在政府帮助下,对目前的实践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引导,实现校间、地域间的资源合理分配,必将把高校学生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记者 史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