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委员的观点,可以认为是前几年社会上曾经热议“博士从政”的继续。其“用短弃长”、浪费资源的观点,也早就有人提出过。对此,笔者觉得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此事,也许能让我们对此得出另外的评价。
首先,我觉得从当年“理工博士从政”的初衷来看,是针对这个群体的某些特点而推出、带有一定实验性的举措,是对那种“城建干部连图纸都看不懂”的干部队伍知识层次、知识结构现状的“矫枉过正”,应该以一种理解的心态来看待。
第二,与那些富有经验的领导相比,理工博士官有点书生气是难免的,而书生气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在“琢磨人”上明显是弱项。但众所周知,能读到博士,想来智商不会太低,只要对从政真有兴趣,只要把研究专业的精力向“领导艺术”倾斜一些,我看要不了多久,像熟悉专业一样驾轻就熟于官场,未必就有多难。而这样的适应过程,博士需要,其他人不也一样需要吗?
第三,政坛官场也有一个转变风气的问题。改革开放虽然已近30年,但旧时代留下的官场遗风并没有多少实质性改变。为升迁、为保官而尊崇“管理厚黑学”的官员们不在少数。这样的官场,正因为“琢磨人”的人太多,为“琢磨人”投入的精力太多,反而少人或少有精力去“琢磨事”。博士官的到来,将“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的清新之风吹进政坛,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笔者认为,理工博士从政,不能仅从“浪费知识资源”等一般意义上来认识,更应该从“创造条件,让博士既能用其专长,又可驰骋官场”的角度来认识。基于此,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到底是博士不适合从政,还是官场容不下博士?用博士的知识为政府服务,难道就只有当个什么“长”才能实现?(马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