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3日《华西都市报》报道,虽然秋季学期还没有结束,但不少家长已趁着元旦假期,着手为孩子精心准备寒假旅程。新年第一天,记者在广州一些英语培训学校、旅行社发现,尽管“出国游学”价格不菲,但仍成为家长们的热选。游学之所以受家长和孩子欢迎,最大原因在于其“环境”。不少家长认为,出国游学提供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不仅能锻炼孩子外语口语,去发达国家见见世面,还能让孩子感受在国外独立生活的滋味。
何谓“游学”?就是“以游玩为目的的学习,或者以学习为目的的游玩”,也就是中国古人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游览、观光、交际中完成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风土人情中提升社会认知。比如史学家司马迁,“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还有李白,“20岁以后,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游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诗歌创作日益提高,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游历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认知和人文情怀。
可看到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的“出国游学”,我就有一种不解。对于提升社会认识而言,祖国的名山大川、风土人情更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对孩子的认识能形成很强的现实震撼。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文化之根。可这些家长让孩子不远万里跑到国外,文字不通,文化有隔阂,语言有阻隔,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外语水平,吸收西方文化,总是有难度的。其结果是钱花了很多,却并不一定能增长见识。
现在,一提到学习,总要去国外,却忽略了自己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出国游学”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对于孩子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是有负面影响的。
有的家长说要通过“出国游学”磨练孩子,提升孩子的吃苦能力。可是在整个“出国游学”过程中,家长和导游为孩子们作了精细安排,孩子们根本不用自己操心。这能让孩子提升生活安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吗?所谓的磨练恐怕很难落实。物质生活提高了,倡导“游学”,让孩子增加社会知识,值得鼓励,可游学非要去国外,就有舍本逐末和盲目攀比的味道了。(耿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