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伪科学”,照样有伪科学
|
|
2006-12-06 15:12:00 盛大林 |
|
|
12月5日《北京晨报》报道,“伪科学”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在学术打假中时时出现,而一些学者日前联名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为此发起了学者签名活动。记者12月3日获悉,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它被何祚庥等院士认为“非常荒唐”。 这场在学界引起的争论,其实是“中医是否科学”、“八卦宇宙论”是否合理等争论的延续。但争论发展到拿一个概念撒气的地步,确实“非常荒唐”。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绝大多数人认为某一个词是什么意思,那它就是什么意思。具体到“伪科学”的涵义,也应尊重大多数人的理解。据我所知,把“伪科学”理解为“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人确实是绝大多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是这个意思。 更重要的是,废除“伪科学”这个词,科学就没有真伪之别了吗?就能证明某种理论或技术是科学的吗?不能,古今中外,都不乏“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歪理邪说。宋正海认为“伪科学”这个词被滥用了,比如中医被称为“伪科学”,但下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中医是科学的”,而“中医是否科学”正是争论的核心。如果认为中医或“宇宙八卦论”等是科学,那么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寻找科学的依据来证明它是科学的,从而摘掉“伪科学”的帽子,而不是否定“伪科学”这一概念的涵义。如果有人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又不能用“伪科学”这个词,那他必然会找另外的词语称呼它——不是科学的,仍然不是科学。 其实,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本身并不包含是非或真伪等判断。如果按照宋正海的解释,把“伪科学”理解为“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那么用什么词语来概括“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理论”呢?如果废除了“伪科学”这个词,就要有一个新词来替代它,不然,就会带来表达上的困难。可宋正海等人并没有提供新的替代词语,实际上这也不是几个人可以做到的。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