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应聘”,板子不能只打学生
|
|
2006-11-24 10:29: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
|
|
11月23日《北京晨报》报道,为了能给招聘公司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北京大学研究生三年级的张靓(化名)特意花巨资自我包装。她购置了应聘面试用的全套服装、皮鞋、皮包等,共计花了一万多元。在北京一些商业区,近期买套装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可见,大学生应聘购置行头,已经成了一种“现象”。 大学生这样做有没有必要? 对此,在中国服装网工作多年的赵先生表示理解。他认为,许多企业不只看大学生的专业和能力,还要看个人特质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而得体的衣服可以使求职者的优点突出。还有人说,一些大公司要求应聘者面试时穿正装,穿便宜的还可能遭到“鄙视”。这说明,大学生花巨资购置应聘服装,是某些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是社会教给他们的“知识”。 但是,有的专家却把板子打在学生身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指出,这是社会浮躁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病”的重要表现。周教授说,“毕业生购买天价行头包装自己,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投用人单位所好的心理”。 这样说至少有失公允。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处于“弱势”,他们敢不“投用人单位所好”吗?周教授还说,用人单位看中外表这是事实,但如果因此造成毕业生的“病态”心理,必将对青年人身心健康不利,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有可能因此在毕业生间造成恶性循环。这里的表达很不清楚。应该说,“毕业生的‘病态’心理”,“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在毕业生间造成恶性循环”等等,都是“用人单位看中求职者外表”产生的连带效应,不该由大学生负责。在高价求职的问题上,大学生只是受害者。因此,如果我们对于引领风气的用人单位无可奈何,也就别在大学生面前说三道四了。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