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教育首页 招生考试 出国留学 培训就业 校园幽默 校园美女 高  考 考  研 趣味英语 校园文学 教育专题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大众教育 > 大众教育时评

老师能用“残忍”唤起孩子的生命意识?  
 
2006-11-20 15:55:00   
 

  读完《现代快报》记者黄艳11月10日的一篇题为《小学课上哭声一片 划去亲人名练疯狂作文》的报道之后非常震惊,这位特级教师竟然用“残忍”来呼唤学生的生命意识,这不是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本不值得赞扬,而且应当受到最严厉的谴责。

  这位特级教师王菘舟的公开课是让学生拿出一张最干净的纸,在上面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5个人。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划去,被划去的人就等于这个人不存在了。也就是说这位老师借关爱生命要让未成年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进行选择,并下手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并不是什么关爱生命的教育,由于教师强制学生对此进行选择,这种教育的方式非常粗暴。

  虽然这种做法类似模拟的游戏,这种游戏并不能给孩子以真正的关爱生命的教育,相反对这些年仅11-12岁的孩子的教育却产生极坏的后果,因为让孩子对自己亲爱的人下手,这种手段究竟要实现什么目的?依笔者之见这不是简单的选择,也不是关爱生命的教育,而是对生命可以随意处置,即便是亲爱的人也可以如此。况且这些孩子是未成年人,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这种教育的后果与其说是残忍的,倒不如说是法西斯的奴化教育——为了某一种目的可以对自己亲人下手。因为这种残忍的教育只有法西斯的特务机关才会这样做。

  关爱生命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关爱生命的教育首先应当从珍惜生命做起。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尚未成熟,对生命的认识要经过有许多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才能逐步形成。关爱生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能正确认识生命价值,确定世界观的重要部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重点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说到底是一个对世界观培养和教育。一个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悦,也会有悲哀;有爱,也会有恨。但是所有的心理意志的形成不是一种感情的冲动的结果,而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照法律进行理智的选择。

  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由他的观点、信念和世界观来决定的。因此德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观点、信念和世界观。观点、信念、世界观,是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密切联系着,仅有观点、信念,没有实际行动,将变成空论和幻想;仅有行为习惯而不注意观点信念的培养,将成为机械的自发的行动。只有认识、情感、意志同时起作用,才能养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公民教育要实现的就是观点、信念和世界观和行为的一致性,并且都符合法律规范,这也是实施德育过程中应正确掌握的。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我这一代曾经经受过革命传统的教育,不能把这种革命传统教育统统说成是说教,而予以否定。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丘少云等革命先烈面对生命的选择不能说是一种机械的冲动,而是与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定的世界观相关联。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许并不需要学生像革命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先烈的坚定意志和品质依旧值得下一代学习,由此去体会生命的价值。

  今天的教育界出现许多奇怪的现象,课堂教学竟然出现如此怪招。笔者以为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师范教育并不重视课程教学论的研究与教育。师范与普通高校并轨的初衷是鼓励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并不是让师范向综合性大学校靠拢,而是综合性大学办的师范也是要尊重师范教育的规律。现在师范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结果实师范教育中忽视课程教育论,在一些师范院校的学课中课程教学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师范院校教师很少有教师愿意从事课程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现在的名师并不是课程教学论的专家学者,而是善于预测升学试题的专家,这些名师不一定懂得如何上好课,但却知道如何让学生去考试。中国基础教育出现的一大怪招就是学生的教辅教材要比教材深,要比教材多。现在的教师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不会在传授知识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王菘舟就是现在教育体制中冒出来的既不是应试专家,也不是从事课程教学论的专家。近乎于靠制造噱头炒作自己为了挣钱的所谓特级教师。

  许多教师把“赏识教育”和“溺爱”谈混为一谈,把“惩戒”和“体罚”混为一。“赏识”是赏识孩子的发展思维;赏识孩子愿意动脑、动手;赏识孩子意志品质个性形成与闪光亮点。把孩子当成“小皇帝”溺爱,并不是赏识教育。“惩戒”不是“体罚”,“惩”是批评的意思,“戒”是戒止。“惩戒”就是通过批评与交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惩戒”不是体罚,也没有体罚的意思。依照我国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是禁止实行体罚与变相体罚的。

  一些教师提出要为“惩罚”学生进行立法,这些教师提出的“惩罚”究竟是什么含意并不清楚,这是当前教育中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有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问题也不能被忽视。由此许多教师感到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也有些教师因为一些孩子有不良习惯就下了“无可救药”的结论。

  我们换一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把没成年的孩子人为的分成“好学生”、“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为的巴学生编进“重点班”、“非重点班”;“快班”、“慢班”。炮制者是不是考虑过这些孩子的感受?在这些孩子的心灵中将留下的是什么?同样做家长的看到自己的孩子无缘无故被归到另类又会有什么想法。炮制者考虑过孩子的需求没有?炮制者考虑过家长的看法没有?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公平教育,难道今天这种人为制造的不公平就能让教育实现它的社会目标?

  今天社会状况也是复杂的,甚至比战争年代的情况还要复杂,也缺少了战争年代、艰苦岁月留给人们的真情。社会腐败,浮躁、急功近利的种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发展。教育机关的首长、做校长的如果都没有勇气面对社会恶习和腐败,如此要求教师要“成功成仁”也是不现实的。

  王菘舟就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与其说是要“独树一帜”,倒不如说在给今天已经有病的教育火上加油。难道这种“棒喝”小孩子心灵的教育就是“人性化”了?

  笔者看到一些评论很有见地,发言者说:“‘残忍’的办法确实使一些孩子写出了感人的作文,也可能使一些孩子从此珍惜亲情,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在一些孩子心灵深处埋下了‘残忍’的种子,他们从此知道了用什么办法‘对付’与自己不和的人。”

  发言者说:“这位老师不去教导学生如何学会观察,如何去体会亲人的关爱,反而要他们残忍地‘做掉’自己的家人,然后再去体会亲情、关爱,这岂非本末倒置?”

  发言者说:“上大学时,一位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曾经也给我们做过这个实验,可是已经20出头的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生观已经形成的缘故,只是把它看成了一种游戏,课堂上没有现在的小弟弟小妹妹那样的情感爆发,更多的是嬉戏。老师问我们划去亲人的时候是什么感想,我们根本答不上来,甚至在别人回答的时候起哄、取笑!那时,这个测试在我看来只是老师的故作姿态,做这种不由我们掌控的生死游戏根本就是胡闹。”

  也就是说王菘舟的这堂课并不属于自己首创,而是来源于美国一些教师对成年学生做的心理测试,成年人属于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这种测试成年人都无以对答,都被成年人看成胡闹了。可见这个问题并非一般。如果让这位特级教师自己选择,自己体验,不许说谎话,和孩子一样如实感受一下,他也未必能有答案。就这么一个命题,我们有教师却在为其叫好,如此猥亵未成年人心理行为的做法实际上已经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可就是这样的老师——还是特级教师——在这里贩卖他的不是经验而是“毒品”。而且也还能到别处去贩卖这种“毒品”,到处游说,其性质让人发指。

  王菘舟的“残忍教育”值得整个教育深思,也值得整个社会反省!


  原载人民网(J-03)

 
 

 

编辑:王静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校园幽默:::

  • 2007全国网民高考题,高考考累了的来做这个吧
  • 能让男生晕倒的三句话
  • 各国最好笑的笑话集锦
  • 驾校师傅经典爆笑语录
  • 校园里气死老师的笑话
  • 男女生理完发后的区别
  • 一名网管的悲惨日记
  • 大学生毕业纪念册留言
  •  
      More…

    :::校花大比拼:::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More…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繁体版由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