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3 10:15:00 作者: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继举行招生咨询会和组织首批40名考生参加笔试后,12月19日,南科大低调组织首批16名考生进行复试,其中10人以上可能被录取。根据计划,该校首批50名教改实验班学生将在明年3月1日正式入学。
校长回应
有网友发帖引述某专家力批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不设院系“数宗罪”。校长朱清时回应称,为吸引更好的学生和师资,南科大将拼命搞好教学,在南科大,校长和行政人员是配角,教授才是主角。
质疑1
研究型大学是忽悠?
朱清时:教授都会开课 教学科研并重
“研究型大学的恶果是什么呢?很多大学老师没有心思去上课,而是到外面拉项目、搞课题,越是院士、导师越是大老板,招来的学生都在给他打工……”前日,一名网友发帖引述深圳一名专家在某论坛上对南科大“办成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评论。
对此朱清时回应,国际上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所有教授都必须开课,教学、科研并重。“我们会建几十个研究所,但每个研究所都必须接收学生,我们不允许任何一个正规教授不讲课,”朱清时说,届时学生的选课情况还会成为教授评审的标准。
质疑2
不设院系后果不堪设想?
朱清时:研究所就像一个学系 但有别于传统
有专家指出,南科大不设院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校长不可能熟悉所有的专业,也就不清楚每个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
朱清时回应,南科大校长将会有八个助手,还有工学部、理学部的设置,部下面的每个研究所就像一个学系,但和传统意义上不同。南科大在学科设置方面有别于传统,一个研究所可能是多种学科的交叉。
质疑3
权力太大将导致腐败?
朱清时:我们接受教育部门监管
“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学校的权力太大了,这就意味着一旦监管缺失,马上就会出现用钱来买文凭的现象,该让国家慢慢改革。”有网友质疑说。
对于这个质疑,朱清时付之一笑,“所以教育部应该来监管我们嘛。我们接受监管,如果存在卖文凭的现象,他们可以来查我们。”朱清时认为,一旦学校暗箱操作,在社会上声誉扫地,就不会有学生来报名,也吸引不到人才,学校很快就要垮掉。
质疑4
自授学位是自寻死路?
朱清时:为了生存会拼命搞好教学
“高二拿去当实验品,文凭教育部不批,又盖不了章,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还有网友说,“南科大这样做是自寻死路,报考的学子也是自寻死路。”
朱清时说,中国所有大学的学位授予权都牢牢抓在教育部手里。为了吸引学生、师资,高校必须千方百计取得学位授予点。 “所以中国教育要改革,南科大背水一战自授学位的做法,更应该让每所大学都来做,我们就是要把学历、文凭的大锅饭打掉!”朱清时说,每个学校都应该对自己的学历、文凭负责,如果教学搞不好,培养的人才没真本事,社会不承认,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所大学就应该死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活力。
“我们不得已走出这一步,是中国教改最关键的一步。我希望就此试下去,一直自授文凭。”朱清时说,所以南科大为了生存,必须拼命搞好教学。
质疑5
将因承受本地压力扩招?
朱清时:深圳不会让学校的含金量降低
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只招50人,有网友说,南科大拿的是深圳人的钱,肯定会受制于深圳政府和深圳市民的压力,在扩招和招生倾斜方面做出妥协。朱清时说,现在社会的思潮发生变化,大家更重视子女能否学到真本事,而不那么重视文凭了。“为了保证南科大的办学质量,必须控制招生规模。我在中科大当了十年校长,中科大不扩招,安徽政府和人民都能理解,他们知道这是安徽的名片。我相信深圳人更能够理解这一点,深圳会把南科大当作名片,不会让南科大的含金量降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